罗湖山,您好!
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,曾几何时,深圳还没有多少辆汽车,如今汽车已超过100多万台,地铁也开通5年了,30年的变化就像一场梦。4岁的小孙女老吵着要去坐地铁,星期六晚上,我爷俩去赶了趟热闹,挤进了开往罗湖的地铁列车。出得站来,我感慨万干,不由得冒出一句“罗湖山,您好”!
小孙女不解地问,罗湖山在哪?哪有山啊?我告诉她,我们现在就在罗湖山顶上,小孙女更加不解。是呀,罗湖山是没有了,但罗湖山永远留在深圳人的心里。30年前,在搬罗湖山的50多天里,我背着相机、脚架,几乎天天都在这里,把镜头瞄准那些搬山的英雄,那几十台挖土机,和上百台运土汽车……
罗湖山海拔不到10米,山不高,但它的位置特殊,就在罗湖桥边。香港同胞一入境就得绕着铁路轨道,走出火车站,才能进入深圳市区。深圳改革开放,要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,先从哪里开始?为此曾展开过一场争论,有人主张先从较为平坦的上步开始,有人主张先搬掉罗湖山,因为罗湖是外商进入国门后的第一站,关系到深圳乃至全中国的形象,我们要成功引进外资一定要先拿下罗湖。经过辩论,意见倾向后者。在中央及省领导的关心支持下,最后决定深圳建设就从搬掉罗湖山开始。
市委书记吴南生对工程指挥长舒成友说:“老舒呀,罗湖山就交给你了,任务艰巨,意义重大啊!这第一仗只许胜不许败。”根据勘探,罗湖山主峰有130多万立方米土方要搬掉,罗湖小区低洼的0.8平方公里要垫高1.07米,罗湖搬山首先碰到的最大阻力是拆房和迁坟,当时罗湖山上有海关、铁路的宿舍和不少罗湖村民的祖坟,九龙海关铁路局个别人和罗湖村民集体到市政府静坐,工程一度受阻。时间宝贵,过了年就是春天,雨天到来,一切都要泡汤了。舒成友组织干部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,大讲改革开放的好处,大讲搬罗湖山的道理,最终平息了众怒,完成了拆房和迁坟工作。
一场搬罗湖山、填罗湖小区的战役打响了,几十台挖土机昼夜不停地转动,上百台汽车不停在穿梭,整个罗湖尘土飞扬。工程进展飞快,三个月任务,提前35天完成,舒成友这位转战南北的老战士,又立新功,为罗湖建设打赢了第一仗。罗湖山搬走了,扩大了火车站东广场,为新的联检大楼建设赢得了时间:罗湖小区填平了,取得了0.8平方公里的土地,为20多栋高层建筑的开工,赢得了先机。从此,震撼全国的深圳特区建设全面铺开,深圳迎来了新时代的春天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