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头角军民守卫中英街(1973)
军民守边防,煞住外逃风
由于大跃进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暂时困难,内地和香港人民生活水平差距的不断拉大,不少青年偷渡香港谋求生存和发展,从1954年开始外逃就陆续出现。第一次大外逃是1957年5月,大批惠东宝群众集结深圳边境,越境外逃香港。第二次是1962年4月,每天数千人到达边境,最多近万人,外逃人员来自全国10多个省和广东的62个县市,偷渡过境约7万人,1979年夏再次出现大外逃风潮。自1962年以来,宝安外逃人数超过6万人,造成大量劳力流失,外逃已成为宝安县的严重社会问题。
宝安县公安局从1954年就不断进行反偷渡斗争,在边防设卡69处.组织上千民兵日夜巡逻。1965年县委公安局武装部等十一个单位负责人联合成立反偷渡领导小组,从陆上、海上武装堵截,强制收容、遣返回乡,并通过贯彻政策,妥善安置,开展各项政治宣传教育,狠狠打击煽动外逃为首分子等措施,到80年代初,其本煞住了外逃风。



